在推动永续发展的道路上,大江生医始终坚信,企业的责任不仅限于创造经济价值,更应成为生态保护与社区共融的推动者。自2018年起,大江生医以海龟保育为起点,构建起一条涵盖救援、科研、教育与产业创新的“蓝色行动链”,用实际行动守护海洋生态,践行与自然及在地社区共好的永续愿景。
在海龟复育实践中,大江生医积极联动多方力量,形成立体化保育网络。2019年10月与2023年6月,其联合屏东国立海洋博物馆,多次组织员工及家属参与海龟野放活动,让参与者在专业照护员的讲解下,深入了解海龟救伤知识与保育意义,将生态保护理念传递给更多人。2024年,大江生医进一步发起“海龟护航行动”,认养中中华鲸豚协会海洋保育园区的海龟收容池,为搁浅海龟提供专业治疗与照护场所,助力受伤海龟重返海洋。
科研投入是大江生医海龟保育工作的重要支撑。2022年起,大江生医资助“台东县海龟生殖生态学记录保育研究计划”。截至2024年,该计划已记录26头母龟上岸产下49窝卵,成功孵化2273头新生海龟,孵化率高达81%。值得一提的是,兰屿上岸产卵的母龟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,这里逐渐成为中国台湾重要的海龟种原库,而该计划的持续推进,为掌握海龟生殖生态规律、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。
为扩大保育影响力,大江生医还将海龟保育行动延伸至国际。2024年,其与菲律宾海龟保育中心(Pawikan Conservation Center)展开合作,每年资助10000美元支持当地海龟保育工作。截至目前,双方已共同采集36982颗海龟卵,孵化成功率达81%。通过教育推广、社区参与等方式,大江生医与当地携手守护海龟及其生态系统,让海洋保育力量跨越国界。
在推动海龟保育的同时,大江生医还注重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、社区发展相结合。例如,其将海洋中打捞的废弃垃圾转化为可回收材质的永续材料,开发出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面膜软袋,从源头减少塑料污染,为海洋生态减负;同时,通过举办科普活动、开展生态教育等形式,提升在地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对海洋保育的认知,激发公众参与热情。
从中国台湾到菲律宾,从科研守护到产业联动,大江生医以海龟保育为纽带,搭建起企业、自然与社区共生共荣的桥梁。未来,大江生医将继续深耕海洋生态保护领域,以更多元的举措推动生态永续,让蔚蓝海岸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。
For any further question,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Email:tci-us@tci-bio.com.cn